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在西北开加油站 第545节 (第3/3页)
啊,我们真的能搞吗?” “花再多钱也要搞出来!” 陈牧点点头,晒道:“我上次去滨海弄了不少钱,应该够了……嗯,就算不够,那我们就贷款……哦不,融资,总之就是要把这事儿搞起来。” 维族姑娘点点头,继续看资料。 她一边看,一边说:“我从前在荷兰留学的时候,荷兰那里就有类似的项目,不过看起来他们搞得还不如你这个完善,如果我们真能把整个项目都是实现,恐怕我们的技术就是最全世界最先进的了。” 从器物兑换出来的东西,当然是先进的。 只是陈牧还有点好奇:“荷兰那里也有类似的东西吗?” “有,当年我还去过他们的研发基地参观。” 维族姑娘回想了一下,给陈牧科普道:“荷兰的蔬果出口,一直是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他们的出口量虽然比美国要少一点,可是他们在农业科技上却是能和以色列人相比的。 这么说吧,以色列人更擅长节水方面的技术,而荷兰人更擅长温室种植和无土种植等技术。 他们的温室蔬果产业,占整个蔬菜产业生产总值四分之三,其中百分之八十六会销售到全球各地。 他们的花卉出口世界第一,乳制品出口世界第三,动植物油出口世界第三,肉类出口世界第四……相比起来,荷兰的国土面积比其他农产品出口大国,普遍小了上百倍,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的科技实力究竟有多强。” 陈牧之前只知道以色列的农业很厉害,对荷兰在这方面的情况并不了解,现在听见维族姑娘这么说,才开始意识到荷兰人的牛逼之处。 维族姑娘继续翻看着手里的资料,还有点兴奋的说道:“你的这个温室种植系统,算是把以色列人的节水技术和荷兰人的温室种植技术结合在一起了,如果真能搞起来,将来我们就是最先进的了。” 微微一顿,她又说道:“不过这里面要做的事情很多,投入也大,你要有心理准备。” “没问题,我已经说了,就算去融资也要搞!” …… 陈牧回国的时候。 远在藏地的扎西巴杂正骑着自己的二手摩托,焦急无比的满世界找牛。 没错,他的十头耗牛丢了,也不知道怎么的,昨晚上一场大风雪,把他家的牛圈给吹塌了。 今天他发现的时候,牛圈里的牛已经跑了个干净。 没有办法,他只能披上袄子,苦哈哈的到处找牛。 经过大半天的折腾,大部分的牛都找了回来,只有十头牛找不到,他拼接着几十年的牧民经验,顺着凌乱的蹄印,开着摩托慢慢的跟着追踪。 “幸好昨天只是风大,雪不大……” 扎西巴杂是个看得很开的人,即使在这样的情况的,他仍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有时候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人的心境也不同。 扎西巴杂这种看问题的角度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要知道在这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方生活,你不这样……光怄气都能把自己怄死,所以改变的永远不是环境,而是自己。 这也是那些真正得户外大神所追求的东西,世界会帮你把棱角磨平,让你的心变得柔和。 扎西巴杂的心就很柔和,他的摩托不敢开快,慢悠悠的。 因为稍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在雪地上滑倒,那可不是开玩笑的,遇上地上有石头的时候,把骨头摔断都有可能。 所以,他只能慢慢来,不能急的。 第815章 肯定不亏 家养的耗牛和野耗牛不一样,体型比较小,毛发也比较细,在风雪中走起来的速度会很慢。 扎西巴杂不怕牲口走丢,但却怕它们乱走,在这茫茫的雪地里一不小心掉进冰窟窿里,那就救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