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在西北开加油站 第544节 (第1/2页)
脑子里虽然想着其他的事情,可女主持人脸上的笑容却一点也没少? 嘴里同时开始把之前准备好的问题问出来:“牧,并不是我有意对你恭维? 你的英语在我所遇到过的夏国大学生里,属于最好的? 尤其你的发音,太标准了? 真了不起。嗯? 我听说你在大学期间就辍学了? 对吗?” “是的,我在大二的时候就在我所学习的大学——应城大学办理了退学,然后去了疆齐省。” “我真的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一个契机让你决定辍学创业的呢?” “其实事情并不像大部分人所想的那样,我的辍学其实是因为父母的意外去世……” 陈牧在女主持人的引导下,开始讲述起了自己父母去世后的经历,包括他如何在疆齐省辛苦经营父母的加油站,又如何萌生了搞农家乐的想法,最终把农家乐搞起来,并开始承包农场种树的事情。 任何事情,用不同的方式和心态去表达,都会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 对陈牧来说,父母去是本来是一件很让人悲伤的事情,可他却不想说得太多,基本上是一两句话就带过去了。 然后他着重讲述了搞农家乐的过程,这里面的乐子就很多了,他专门挑选有趣的事情和女主持人分享,让话题变得轻松愉快,整个采访氛围变得无比融洽,采访流程也推进得如丝般顺滑。 女主持人其实本来还准备和陈牧聊一下他父母去世的事情,这里面可以洒一洒狗血,引起观众的共鸣。 可是陈牧并没有就这个话题多说,就滑过去了,让她觉得非常顺其自然,一点都没有滞碍。 等她意识到这个情况,陈牧已经在分享他发展农家乐时的趣事儿了。 这让她心底感觉有点惊讶,只觉得陈牧有着一份很了不起的控场能力,这并不是那种会让人感到不适的强势控场,而更多的是对心理层面微妙把控,让人甚至都有点无感。 这就很厉害了…… 女主持人开始意识到了这个夏国年轻人的不一般,对这一次的采访也变得更加认真起来。 陈牧没想那么多,他本来就是个擅长交际的人,学过心理学,也学过博弈学。 有些东西是在他骨子里的,他具有天赋。 不过真正让他懂得如何把心理学应用到生活里的,是之前和黄品汉一起去了滨海的一行。 那一次,可以算是他的一个心灵上“觉醒”,让他真正懂得了如何把控人心。 “这么说,你之所以开始做育苗生意,是因为你自己想要种树,对吗?” “是的,我想种树就是我开始育苗生意的契机,在这之前我认识我们现在的妻子阿娜尔古丽,她是一名农林方面的科研人员,她教会了我很多育苗方面的知识,我的育苗生意就是这样开始的……” 陈牧又开始介绍起了他的育苗生意,介绍的时候他祭出自己拿手的宣传手段,无数次提及“牧雅林业”的名字,还把自家的树苗得到联和国环境规划署和夏国公家林业局采购的事情说了出来。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找两个牛逼机构为自家公司背书,好引起观众们的注意,等以后有相关的企业或者个人看到了,或许会成为他们公司得客户也不一定的。 第812章 名声在外(3) 采访一直跟着流程往下走,基本上女主持人之前准备好的问题都对陈牧问了出来,陈牧也给了回答。 等陈牧讲述完乔格里峰救人的事情,女主持人开始询问起这一次劫持事件的始末。 “我这一次之所以去以色列,主要是因为我们公司和以色列公家成立了一个新品种水稻的育秧基地,只是没想到在航程中遇到了沙尘暴,所以不得不改降特拉维夫……” “从特拉维夫去贝尔谢巴这一程其实我们是可以走陆路的,可是因为我的妻子怀孕了,最后我们选择了乘坐飞机……” “这一切都是意外,我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经历……” 陈牧也没必要隐瞒什么,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他说的很多东西,其实其他的人质也在采访时说过了,所有细节都可以在苏单公家公布的调查报告中找到。 女主持人主要是想从陈牧的嘴里听到一些他的想法,了解一些细节,从而得到一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 “牧,据其他受劫持的人质说,你会说阿伯罕语,对不对?” “是的,我懂一点。” “阿伯罕语可不容易学会,你是从前就会说阿伯罕语吗?” “不是的,我从前没接触过阿伯罕语。” 陈牧解释:“那几天和恐怖分子们呆在一起,为了能听懂他们讲话,我特地教他们玩扑克,并学会了一些基础的阿伯罕语。” 女主持人有点惊讶:“看来你很有语言天赋啊,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学会说阿伯罕语。” “也许,我在语言方面或许真有点天赋。” 这事儿不必要过多纠缠,直接认了就是了,反正以后要是需要再学其他什么别的语言,也可以用“有天赋”来解释。 女主持人果然没有揪着这一点继续多问,适当的惊叹两句后,又说道:“据说在最后的一场你们伏击恐怖分子追赶的战斗中,你打死了恐怖分子的首领阿莫德,对吗?” “啊?” 陈牧眨了眨眼睛眼睛,有点不想说话。 这种问题能回答吗? 他打死了阿莫德的事情要是传开了,万一阿莫德的什么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