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_戏明 第9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戏明 第91节 (第2/2页)

??朱祐樘一听,这也是有先例可循的,当初程敏政也是神童出身,早早便被特许入翰林院读书。

    ??朱祐樘只略一思索就把这事儿应了下来:“可,一会朕便命人拟旨。”

    ??王华这个当爹的自然得替亲儿子谢恩。

    ??三人退出讲学处走出一段路,王华才问李东阳:“你昨儿是不是又把文哥儿的文章给旁人看了?”

    ??李东阳叹气道:“一时没忍住。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看到好诗好文就想要和人讲上一讲。”

    ??不少人知道他这臭毛病,都特意把新作拿来给他看。他也来者不拒,只要是对他胃口的,他并不介意帮他们扬扬名。

    ??都是读书人,谁不想自己文名远扬?只要有真才实学,李东阳是很乐意提携后辈的。

    ??他对待旁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对待自己正儿八经的学生?自家学生的文章那自然是越读越爱,恨不能让每一个客人都看看!

    ??事实上李东阳也是这么干的。

    ??唉,儿子不喜欢被他秀,他秀学生还不行吗?

    ??等回过味来,文章都已经传播出去了。他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在御前给学生争取一座更大的图书馆!

    ??王华一阵沉默。

    ??他就知道肯定会这样。

    ??李东阳这人啊,真不知道该说他什么才好。

    ??李东阳见王华这个当爹的忧心忡忡,不由给自己找补起来:“就算我不给旁人看,文哥儿自己也不是会藏着掖着的人。我早上听介夫说了,他出了我家就兴冲冲跑去拜访刘阁老——你觉得以文哥儿的脾性,会不会把文章拿给刘阁老看?”

    ??王华:“…………”

    ??谢邀。

    ??我儿子不仅给刘阁老看了文章,还留下吃了牡丹花饼,并挖回三株牡丹花种到家里。

    ??……不得不说,这混账小子拜李东阳为师真是拜对了。

    ??作者有话说:

    ??老刘:牡丹饼与尚书饼孰美?

    ??老丘:我和这老贼不共戴天!!!

    ??文哥儿:?脑壳痛,脑壳痛.jpg

    ??注:

    ??1明朝神童待遇相关记载:

    ??“程敏政,字克勤,休宁人,南京兵部尚书信子也。十岁侍父官四川,巡抚罗绮以神童荐。英宗召试,悦之,诏读书翰林院,给廪馔。”

    ??2巧言令色,鲜矣仁:出自《论语》

    ??“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往往很少。”

    ??第78章

    ??亲爹和亲哥不是上衙就是上学去文哥儿只能自己呼朋唤友在家里野。

    ??许是他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李东阳都没给他布置新的命题作文,于是他开开心心玩儿到傍晚,一点作业都没写。

    ??直至王华傍晚下衙归来给他带回他以后可以去翰林院读书的消息文哥儿才惊了一下。

    ??翰林院是什么地方皇帝的私人顾问团。

    ??别看翰林院的官员个个官阶和俸禄都不高,事实上如今朝野间流传着一句这样的话:“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这意味着近几十年来内阁逐步被进士出身的翰林系官员垄断了出身低了或者没有在翰林院和前辈们眉来眼去过,日后甭想更进一步!

    ??内阁制度发展至此,倒是和唐代时张九龄提出的“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大相径庭。

    ??可以想象,自从这个“潜规则”逐步成为定例朝廷中负责拟定朝政大计的内阁成员大部分都没有地方官经验。

    ??他们往往不知道怎么处理地方事务,也不知道地方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甚至几十年不出京师半步,只需要从翰林院起步按部就班地顺利通过一次次考核便能一步步往上升。

    ??事实上这也跟内阁一开始组建的原因有关朱元璋不希望朝廷里有说话比他还管用的丞相便把丞相制度废除了。

    ??结果后来的皇帝又觉得没宰相不太方便又拉了个班子凑几个人负责干宰相的活。

    ??这些人官阶低、没实权就是负责提供建议,没有做决定的权利。

    ??所以内阁成员的挑选不看官阶也不要求地方官经验听话肯干活就行了。

    ??可内阁发展到现在早就不再是只负责苦哈哈干活的了首辅一定程度上已经拿回了一定的相权。

    ??于是这时候可以看看朝堂之上可以左右天下决策的人都是哪些——

    ??一方面是基本没出过宫门的皇帝。

    ??一方面是基本没出过京师的内阁。

    ??还有在中间时而隐身时而专横的宦官。

    ??底下的人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往往很难。

    ??明朝官场可是一个连言官都经常下诏狱,要内阁成员各种想办法去捞的地狱级难度副本。

    ??哪怕皇帝要点面子不明令把你砍了,也可以让你没法活着走出诏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