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5节 (第1/2页)
??秦慕文瞧着他的小脸,仔细的解释了一遍,但小包子好像还是不太懂。他能分清‘之前’‘之后’,却又对‘昨日’‘明日’这两个词不慎敏感,经常说混。 ??不过这也不急,以后多解释几遍,他就明白了。 ??= ??学院里,虽然万云走了,但黎锦依然还在算学部当值。 ??他如今看的算经都是自己前世没有涉略过的,再加上其中言辞晦涩,黎锦看得速度很慢。 ??潘又丰在黎锦面前再也不耍自己的小聪明,倒是跟他也能多说两句话。 ??“修之,你看的这是……造船工程?” ??黎锦点头,道:“是。” ??潘又丰说:“可是科举不考这些啊。” ??黎锦:“只是兴趣使然,随便看看。” ??“啊,你不准备科乡试有可能考的周易吗?” ??黎锦:“已经全部看完。” ??潘又丰看着自己手上刚从经论部借过来的周易,一脸的难以言喻。 ??他分明比黎锦年长许多,也比黎锦中秀才的时间早许多,黎锦这边却已经准备好了要参加乡试,而他……之前看过的东西又忘了! ??潘又丰原本已经彻底放弃了乡试,毕竟他觉得自己中举希望渺茫。 ??如今他都三十多了,再也无法像万云和黎锦那样潜心背书研究,他听闻黎锦晚上回家后还会默书、写经论,第二日与万教谕互相修改。 ??这一点他就完全做不到,毕竟他回去后还得应付妻妾吵架,监督孩子背书,哪有时间自己学啊。 ??可最近流传说当朝陛下即将六十大寿,很可能开恩科…… ??这就等于变相的增加录取几率! ??毕竟乡试每三年一次,参加每届乡试的考生有接近一半都是上两年院试刚考出来的秀才。 ??去年的秋闱就是如此,像黎锦这样不愿意报考乡试的‘小三元’,还是少之又少。 ??而今年若是加了恩科,去年参加正科的很多人就不会选择今年报考。 ??毕竟短短一年的时间,排除等候放榜、过年休息、调整心态的时间,这些人基本上没多少时间来巩固知识基础。 ??虽说也有人去年没考,正好就撞上恩科,比如黎锦和潘又丰,但他们这样的还是少之又少。 ??这就意味着参加恩科乡试的人比以前要少,而录取名额又是固定的一百三十五,等于在变相增加中举几率! ??所以,潘又丰才会重新捡起乡试要考的内容,打算再温习一遍。 ??他看着黎锦最近‘不学无术’,忍了一下午,还是没忍住,走过去想卖黎锦一个人情。 ??“修之,陛下今年六十大寿,很有可能开恩科啊。” ??黎锦挑了挑眉,看来现在开恩科的消息已经在秀才圈子里广为流传了。 ??而万云早在去年八月,也就是正科秋闱还没开始前,就跟黎锦说了今年有可能开恩科事情。 ??黎锦说:“多谢又丰,这件事我知晓了。” ??然后,还是继续看手头上的书。 ??黎锦想,若是自己今年秋闱能高中,那么明年肯定会趁热打铁参加会试,若是顺利,同年四月二十一还有可能参加殿试。 ??想要高中前三,那就得在策论写得好的基础上,还必须在某个方面有突出的才能。 ??回忆一下当朝前几年的状元、榜眼、探花,其突出特点就是名气很大,出名原因有年纪小连连高中(不满二十)、长相俊朗气质卓越、字写得好、吟诗作对十分出色、过目不忘的神童之名…… ??黎锦虽然字写得也不错,更有名师指导,但他还没练完庞老的要求,不能对外宣称自己就是庞老的弟子。 ??不过,黎锦原本也没打算借庞老来出名,那样的话,别人想到他,第一时间说的就是‘你说黎锦啊,庞老的关门弟子’。 ??黎锦更愿意别人对自己的第一印象是学问出彩,就算知道他编撰了两本算经都成。 ??毕竟庞老在本朝名气着实太大了,‘庞老弟子’这个称呼扣下来,黎锦可能要花半辈子才能让人认知到他自己。 ??虽说黎锦对浮名也不怎么看重,只是这种借别人名气出名的方式,会让他觉得心里不舒坦。 ??要么,不出名;要么,就凭借自己的实力出名。 ??既然他之前的名气都在算术方面,正巧黎锦也对此很感兴趣,他也乐意在这条路上发展下去。 ??真的到了殿试上,黎锦宁愿陛下会因为算学而记起他这个人。 ??所以,黎锦才会在现在研究算学衍生出的各种应用工程。 ??于是,潘又丰眼睁睁看着黎锦继续看手中的造船工程书籍了。 ??他小声道:“你别不信我啊,这个消息大概率都是真的,你去外面打听打听,大家都这么说。” ??黎锦放下书,对潘